書店で探す
全国の図書館の所蔵
国立国会図書館以外の全国の図書館の所蔵状況を表示します。
所蔵のある図書館から取寄せることが可能かなど、資料の利用方法は、ご自身が利用されるお近くの図書館へご相談ください
書店で探す
書誌情報
この資料の詳細や典拠(同じ主題の資料を指すキーワード、著者名)等を確認できます。
- 資料種別
- 図書
- タイトル
- タイトルよみ
- タイワン レキシ ヨ ブンカ ケンキュウ シュウカン
- 出版事項
- 大きさ
- 27cm
- 出版地(国名コード)
- ch
- 対象利用者
- 一般
- 関連情報
- 清代鳳山縣新舊城的比較研究擺盪於創新與傳統之間 : 重探「當代傳奇劇場」(1986~2011)帝國制式的文化鏡映 : 清代臺灣方志的纂修視域及其<風俗>類中所再現的臺人之相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南方想像」 : 以龍瑛宗爲中心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 : 以蔣渭水、頼和、呉新榮、王昶雄、詹冰爲主戰後臺灣的語言政策(1945~2008) : 從國語運動到母語運動「歌仔冊」中的臺灣歴史詮釋 : 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奸黨煽惑 : 蔣中正二二八事件的態度及處置 . 軍方刊物對民主運動的報導 : 以《國魂》與《青年戰士報》為例地縁與血縁 : 清代淡水地區漢籍移民民間信仰之研究 . 靈山仙境 : 論淡水無極天元宮的空間神學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郷書寫〈臺灣陳辦歌〉研究丘逢甲、「詩界革命」及其與日治時期臺灣傳統詩界的關係日治時期北港朝天宮地位崛起之考察清末日初臺灣傳統文人的小説接受與創作 : 一個儒教視角的考察 . 呂赫若小説的民俗書寫海外幾社三子研究從閩南歌謠探討台灣早期的婦女婚姻生活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小説中的貧困書寫 : 以社會事業作為參照閲讀的策略葉日松客語現代詩研究《全臺詩》用韻研究 : 以清領時期臺灣本土文人為對象 : 1683-1895從妊産婦名簿到助産所 : 台灣 (新竹) 助産士的歴史研究(1920~1970)七〇年代台籍女作家郷土散文研究 : 乳汁滋潤的郷土臺灣的書院之社會功能及文化特色郷賢與土豪 : 清代臺灣街庄總理與地方社會動盪時代中的變異風景 : 日據時期臺灣、「滿洲國」小説中「空間」描寫之比較台日地方史志纂修的比較研究 : 以新修之《台中市志》與《山口縣史》爲例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詮釋研究日治時期新詩之語言、形式與現代性訴求研究殖民地警察之眼 : 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警察、社會控制與空間改正戰後南鯤鯓代天府的發展與演變臺灣民間祭祖習俗之研究 : 以北部地區陳林二姓爲例《新修嘉義縣志》、《新修桃園縣志》之比較研究 : 以藝文方志爲例日人在臺企業菁英的社會網絡 : 1895-1945曹秋圃及其書道藝術研究日治時期臺灣詩話比較研究龍渡滄海 : 清代臺灣社會的風水習俗臺灣福佬系故事中的性別政治 : 以婚姻與家庭的相關探討爲主日治時期臺灣建築彩繪瓷版研究 : 以淡水河流域爲例施叔青《臺灣三部曲》中的歴史想像與臺灣書寫研究清代濁水溪中游的開發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 : 以台南縣仁和村爲例(1950~2007)清代北投社社史研究 : 以社址、社域變遷爲中心臺灣總督府統計調查事業之研究日治時期電影的文化建制 : 1927~1937臺灣藍姓畲民研究初探 . 日治時期臺中州社會教化運動之研究 : 1920〜1945日本「呑併琉球」與出兵侵臺關係探析臺灣民間社團與非營利企業之發展及其特色 : 以「臺灣科學振興會」及「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為討論案例 : 1930-2010日治時期啓蒙思想的五個面向 : 臺灣殖民地現代性的建立與張深切思想的指標性意義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 : 1800~1945臺灣端午節慶典儀式與信仰習俗研究 . 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山海之道 : 花東聯絡公路之發展(1874〜1982)臺灣六十甲子聖母詩籤研究臺灣的族群關係與族群政治日治時期臺灣北部民間利率 : 以《新屋郷葉氏嘗簿》爲主的解讀與分析 . 日治時期臺灣北部地方米價的新探索 : 《新屋郷葉氏嘗簿》的解讀與分析琉球久米村人 : 閩人三十六姓的民族史教育與文學的糾葛書寫 : 鍾肇政《魯冰花》研究論日本統治在臺灣閩南歌謠之映現日治中晚期台灣儒學的發展與變異 : 以孔教報爲主要分析對象(1936-1938)日治時期北客再次移民之發展歴程研究 : 以雲林縣林内郷、莿桐郷為例以文學建構新歴史 : 台灣大河小説的興起與發展閩南婚俗研究 : 以金門朱子《家禮》體系為主台灣客閩方言二十四節氣諺語之比較研究 . 臺灣閩南語傳統農具詞彙研究 : 以新北市樹林區為例臺灣新世紀文學史 (2000-2013)石壁部堂林千代生命史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到1987從傳統到現代 : 新竹地區詩社研究臺灣京劇演員參與崑劇演出研究(1951~2013)臺南府城醫藥神信仰與相關文化研究丁念先隸書之研究大衆電影與文創産業發展 : 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時代》爲例戰後臺灣婦女參政之比較研究(1945~2010) : 以許世賢與蘇洪月嬌爲例志賦、試賦與媒體賦 : 臺灣賦之三階段論述閩南入冥救親戲曲研究 : 以泉腔、莆仙戲《目連救母》爲例「蕃薯詩社」與「菅芒花台語文學會」之研究清領時期臺灣隱逸詩研究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 : 以武力控制爲核心的討論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 : 以武力控制爲核心的討論戰後臺灣布袋戲技藝研究 : 以蕭添鎭布袋戲爲例長老教會在後龍的開拓與經營(1872~1995)頼聲川戲劇研究釋悟光的宗教修學經歴與抉擇(1918~1972)當代臺灣國語流行歌曲之詞曲關係研究(1949~2017)尋找主體性 : 王安祈的國光「新」劇研究(2004~2016)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的農業發展(1956~1987)新店溪流域移墾聚落信仰圈文化研究清代臺灣儒學之研究宜蘭「文化立縣」的經驗及其民俗過程臺灣「帝女花」戲曲研究臺灣閩南諺語中的男性研究威權體制下台灣電視競爭型態之研究 : 以娯樂節目製播演變為中心(1969~1975)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清代巡臺御史詩歌研究 : 以張湄、六十七、錢琦為中心的考察史心與文情 : 清代臺灣儒者呉子光的史論、文學觀研究澎湖民間故事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奉安設備之研究追憶與借鏡 : 小説、電影與時代反映臺灣民間歌謠「病子歌」的版本分析及其閩客文化比較鄭坤五及其文學研究祭祀與送煞神 : 台北市地區宮廟祭解儀式及其思想之研究建構「客家知識體系」之探析 : 以客委會獎助客家研究博碩士論文為中心以味尋位 : 桃園忠貞新村米干滋味下族群認同的轉變臺灣後現代詩中的主體研究海上之星 : 屏東縣琉球郷地方傳説及信仰近代東亞格局轉變中的臺灣洪棄生的豔體香奩與描寫婦女詩研究典範的轉移 : 嘉義新港溪北的庄頭神信仰研究改宗與轉譯 : 南臺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教堂圖像研究 . 流變的地方性 : 埔里愛蘭台地文化認同與社群研究日據臺灣時期警察制度研究殖民地風景的現代性 : 1930年代臺灣白話小説文體風格研究臺灣客語勸世文之研究 : 以「娘親渡子」為例臺灣清治末期散文中的文化論述研究 : 1871-1895當代臺灣文學的家族書寫 : 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臺灣女性書寫與電影敘事之互文研究道咸同時期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 : 1821-1874臺灣海東四子研究日治時代日本人學習臺灣語的困境臨時臺灣糖務局與臺灣新製糖業之發展(1902~1911)被遺忘的大清「忠魂」 : 清代苗栗堡客家義民信仰研究戰後臺灣登山活動之研究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歴史與文學敘事 : 臺灣五〇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詔安客家廟祭祖研究 : 以雲林縣崇遠堂為例閩臺唸歌研究解讀在地神明 : 玉皇三公主信仰研究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嘉義地區民間故事研究想像大衆讀者 : 《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説與大衆文化建構臺灣士紳的三京書寫 : 以1930-1940年代《風月報》、《南方》、《詩報》爲中心臺灣布袋戲的口頭文學研究《三六九小報・新聲律啓蒙》人文現象之研究臺灣信仰習俗中的語言文化研究日治初期「臨時臺灣兵站電信部」之研究 : 1895-1896清代台灣知府之研究逆寫慈母 : 台灣戰後女性小説的母親書寫1950〜2000臺灣光復初期教育轉型研究 : 1945~1949臺灣省議會黨外精英與民主政治發展 : 李萬居問政戰後臺灣現代詩論戰史研究從歐洲到臺灣 : 道明會玫瑰省臺灣傳教研究謝春木及其作品研究戰後高雄地區傳統詩研究臺灣閩南語地名之語言研究 : 兼論其文化意涵與演變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 : 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日據時期臺日士紳都市家宅之研究台灣關貿政策之歴史研究(1945~1967)清代臺灣後山的開發清代臺灣民族政策研究 : 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民史料》爲中心城隍爺出巡 : 臺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 : 1879-2000日治時期觀光與地方發展之研究 : 以臺中州為例異調的弦歌 : 臺灣日治時期與國民黨時期學校校歌之比較研究澎湖古典詩研究17世紀臺灣的外來陶瓷 : 透過陶瓷探討臺灣歴史被選擇的臺灣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形象建構洪棄生的旅遊詩歌 : 《八州詩草》研究清代臺灣軍工戰船廠與軍工匠新能源時代 : 近代臺灣電力發展 : 1895-1945國府遷台前後(1948~1951)《國語日報》内容之研究罪與罰 : 臺灣戰後小説中的疾病書寫日據時期臺灣人對日本文化之迎拒 : 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張麗俊及《水竹居主人日記》之文學作品研究「同文」的想像與實踐 :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謝雪漁的漢文書寫戰後初期台灣專賣政策的延續與變革(1945~1953)施梅樵及其漢詩研究1945-1952年臺灣戰後初期惡性通貨膨脹之探討臺灣威權體制下的知識分子 : 以雷震爲個案的研究臺灣民間信仰、神壇與佛教發展 : 臺灣宗教信仰的特質與趨勢從道場到戰場:試論武道的轉化機制 : 以殖民地台灣爲例 . 現代到後現代 : 戰後台灣現代詩的空間書寫研究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鄭經詩歌研究 : 以《東壁樓集》為探討重點張文環及其日據時期文學研究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説重要主題研究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後現代」與臺灣當代水墨龍潭客庄詩社社群發微 : 以陶社、龍吟詩社為例大眾記憶與歴史重述 : 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殖民經驗再現(1987-2011)台灣皇民化時期新文學中的民族主義敘事 : 以1940年代為中心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石魄天旌 : 台灣本島現存清代貞節牌坊之形制與圖像研究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許南英及其詩詞研究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研究京劇創編在臺灣 (1949-1964) : 娯樂藝術、政治宣傳傳統的繼承與失落日治時期蘭陽詩社研究客家文學在台灣的出現與發展(1945-2010)從傳統到現代 : 新竹地區詩社研究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到1987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到1987臺灣木刻糕餅印模造型與圖案之研究臺灣農會與郷村建設歌仔戲坤生性別與表演文化之研究日治時期臺灣古典詩中的三大節令書寫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臺中市萬和宮文物館館藏陶瓷年代産地與展示研究丁念先隸書之研究戰後臺灣商業劇場東華皮戲團表演活動再現頼和 : 戰後臺灣各級詩獎的頼和書寫臺灣海洋文學研究(1950~2010)近代臺灣股票市場發展之研究(1899~1962)台灣地理歌仔研究 : 以陳再得的〈台灣地名探源〉爲例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臺灣客家移民社群之建構台灣日治時期「同文同種」關鍵詞研究 : 以《臺灣日日新報》與「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爲中心羅尚《戎庵詩存》研究遷移、嬗變與認同 : 1960年代後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到聖蓋博谷華人移民社區之發展與轉變宜蘭頭城台語語音語彙之調査研究台灣農民小説發展史(1920~1980年代)日治時期味之素在臺灣之研究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 : 以武力控制爲核心的討論從神聖到世俗 : 以頭城搶孤爲例宜蘭頭城台語語音語彙之調査研究明鄭至日治時期古典詩中的臺南地區書寫當代臺灣歌仔戲跨文化改編與詮釋 : 從《歌劇魅影》到《梨園天神桂郎君》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 : 以武力控制爲核心的討論新店溪流域移墾聚落信仰圈文化研究日治時期屏東古典詩研究臺灣日治時期「蓬萊漆器」中原住民題材作品研究日據台灣時期鴉片問題研究人之初,「信」本善 : 從艋舺龍山寺持蓮童子像看台灣民間中的童子圖像在介入與隱遁之間 : 七等生文學中的沙河象徴豐原土地公信仰研究在介入與隱遁之間 : 七等生文學中的沙河象徴清末台灣洋務運動之研究(1874~1891)民謠歌王 : 劉福助創作歌謠研究走向「同盟」 : 臺美接近中的分歧與衝突(1949~1958)臺灣仕紳望族傳統漢文化的繼承與衝突清末台灣洋務運動之研究(1874~1891)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台灣民間信仰、神壇與佛教發展之省思民謠歌王 : 劉福助創作歌謠研究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鄭坤五及其文學研究中西跨文化戲劇交流溯源與改編方式探究 : 兼以歌仔戲《威尼斯雙胞案》、《Mackie踹共沒?》為例臺灣解嚴後美文傳統書寫典範及其逆反與解構明鄭臺灣漢詩離散經驗研究近代閩台互動中的解紛止爭宜蘭二結王公廟與台灣的古公三王信仰日據臺灣五十年蝶蝶不休 : 試論呉明益和杜虹的蝴蝶書寫美術史的邊界與觀念形成 : 清末以來臺灣地理空間上的敘述和考察東臺灣的噶瑪蘭人和撒奇萊雅人 : 歴史變遷中的族群建構近代東亞格局轉變中的臺灣日治時期「臺灣佛教改革運動」中的齋教徒 : 以洪池為研究中心美援與戰後台灣教育日據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後臺灣政治日治時期臺灣巫覡術士之研究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南投道教寺廟研究 : 以竹山等四郷鎮爲範圍再聞客音 : 日治以來彰南地區客家移民與竹塘醒靈宮之研究日治時期埔里的殖民統治與地方發展臺灣客語的語言變體 : 四海與小稱日治時期影片《幸福的農民》之農村影像研究戰後大陸來臺古典詩人張默君及其《瀛嶠元音》台灣戰後屏東現代詩研究《南瀛佛教》故事體作品研究臺中梧棲浩天宮文物調查與研究台灣左統運動的文化戰線 : 《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1988-2008)研究臺灣新世紀文學史 (2000-2013)「我們」是誰? : 1945~1949思索主權的文化邏輯一九七〇年代以降臺灣散文的性別、族群、階級議題之研究戰後臺灣作家文學中的「原住民族書寫」自1945到1987宜蘭彰化三山國王信仰之比較研究歴史的謊言・郷土的眞實 : 李喬的創作與思想研究臺南府城醫藥神信仰與相關文化研究歴史的謊言・郷土的眞實 : 李喬的創作與思想研究臺灣京劇演員參與崑劇演出研究(1951~2013)戰後美國對華經濟之援助 : 經濟合作總署中國分署之研究(1948~1952)台灣慈惠堂瑤池金母信仰研究當代臺灣布袋戲「主演」之研究從台灣基層金融到商業銀行 : 「板信」之研究(1957~1997年)交通、人流、物流 :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對於水里地區的影響(1919~1945)六堆客家婚姻禮俗變遷研究八、九〇年代臺北城市「生活空間」文學書寫研究從台灣基層金融到商業銀行 : 「板信」之研究(1957~1997年)八、九〇年代臺北城市「生活空間」文學書寫研究當代臺灣布袋戲「主演」之研究羅尚《戎庵詩存》研究世界・民俗・帝國 : 《臺灣婦人界》小説研究江黒番布袋戲口頭文學研究清領時期臺灣隱逸詩研究日據時期台灣共産黨歴史再研究明鄭至日治時期古典詩中的臺南地區書寫明鄭至日治時期古典詩中的臺南地區書寫清代臺灣儒學之研究儒醫謝道隆《小東山詩存》研究臺灣桃園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華岡禊集分韻詩》研究從文學類型角度探討基隆文學的特色臺灣桃園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從文學類型角度探討基隆文學的特色濁水溪下游糖業鐵路之興衰(1907~1970)日據台灣時期鴉片問題研究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冷戰下的國民黨海外黨務(1950~1962)1990以降親情散文母親形象研究臺灣契約文書中典、賣妻之研究台灣民間信仰、神壇與佛教發展之省思周植夫《竹潭詩稿》研究客家戲幕表戲研究海上之星 : 屏東縣琉球郷地方傳説及信仰日治時期臺灣的藥業網絡 : 以藥業從業人員與藥品使用者為主的討論知識、權力與台灣原住民教育 : 以台東地區日據以來的教育實踐為例日治酒麴管制與臺灣禮俗紅麴之探討黨外女性的他者敍述與自我敍述 : 民主與性別的歧義分析張文環及其日據時期文學研究清代臺灣儒學詩研究 : 檢視清代儒學教育在臺灣台灣日文新詩的誕生 : 以《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爲中心(1895-1926)高雄都會區台灣原住民口傳故事研究臺南士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大溪豆干禮俗與飮食研究清代臺南五條港的發展與變遷 : 以行郊、寺廟爲切入途徑台灣意識與歴史教育的變遷(1945-2011)日治時期大溪社頭與彩牌之研究閩南婚俗研究 : 以金門朱子《家禮》體系為主日治時期台灣勞工文學之研究 : 以新文學小説為中心埔里愛蘭長老教會的設立與發展屏東縣九如郷玉泉村曁鹽埔郷洛陽村之客家話研究淵源・傳承・發展 : 臺東「嘉義派」釋教壇喪葬儀式之文化研究 . 屏東縣牡丹郷排灣族祭祀經文語言結構及文化意涵之研究高樹客家話語言接觸研究日治時期朴子地區初等教育研究 : 以朴子公學校為例臺灣崑曲發展的傳承脈絡臺灣歴史建築文化認同比較之研究 : 以日帝總督府國語學校和臺北城文廟府儒學為例 . 戰後臺籍菁英對政府施政之肆應 : 以林獻堂與呉新榮為探討中心(1945~1955)韓戰期間蒋中正的肆應(1950~1953) : 以三次援韓之議爲中心奚南薫篆書之研究《臺灣民報》的中國論述1920~1927蕭乾源及高雄旗峰吟社研究奚南薫篆書之研究歌仔戲坤生性別與表演文化之研究臺灣海洋文學研究(1950~2010)屏東市眷村之沿革與變遷 : 以大鵬七村、凌雲三村為例道文化與臺灣民間宗教研究 : 以《易》、《老》、《莊》之「天」、「地」、「人」、「鬼」、「神」概念爲核心志賦、試賦與媒體賦 : 臺灣賦之三階段論述假面與鏡子 : 黄立綱金光布袋戲角色研究近代臺灣股票市場發展之研究(1899~1962)全臺縱横 : 戰後臺灣省營公路客運之變遷台灣農民小説發展史(1920~1980年代)日據時期台灣共産黨歴史再研究十九世紀後期西方傳教士眼中的臺灣漢人社會戰後台灣阿里山空間的現代文學書寫 : 以散文、新詩、小説三文類爲觀察核心日治時期臺灣都市不動産業之形成與影響 : 以基隆、臺北、高雄爲例(1895~1945)當代臺灣國語流行歌曲之詞曲關係研究(1949~2017)臺南中寮遺址出土陶瓷的歴史考古學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新竹地區的客家社會統治 : 以《警友》雜誌為例《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説集》及其故事研究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文化、詩話與族群想像 : 彰化文士呉徳功的文化視野與文化詩話學書寫臺灣老兵的返郷之途 : 段彩華《北歸南回》研究史心與文情 : 清代臺灣儒者呉子光的史論、文學觀研究宜蘭「文化立縣」的經驗及其民俗過程退臺後國民黨結構研究(1949~1972)楊牧詩與中國古典的互文性研究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的日常生活與知識傳播 : 以張麗俊與黄旺成為例洪棄生《詩》《騷》別裁的遺民詩史研究走向「同盟」 : 臺美接近中的分歧與衝突(1949~1958)呉晟詩歌的郷土意識研究海上之星 : 屏東縣琉球郷地方傳説及信仰競爭與共生 : 光復後的臺灣原住民族群關係 : 以臺灣南投縣仁愛郷為中心日據臺灣五十年日治時期臺灣的藥業網絡 : 以藥業從業人員與藥品使用者為主的討論戰後台灣小説將軍書寫之研究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臺灣「贌社」制度始末及其社會研究(1642-1737)論日本統治在臺灣閩南歌謠之映現日據時期臺灣留日學生與戰後臺灣政治遷台女作家域外遊記研究 (1949-1979)清領時期的屏東文學研究從空間到時間 : 臺灣閩南語時間起點之概念化研究清領時期的屏東文學研究黨外女性的他者敍述與自我敍述 : 民主與性別的歧義分析台灣鸞堂的經營與發展 : 以埔里昭平宮育化堂爲例臺灣城鎭體系變遷研究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清代臺灣儒學詩研究 : 檢視清代儒學教育在臺灣徐復觀思想研究 : 一個台灣戰後思想史的考察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徐復觀思想研究 : 一個台灣戰後思想史的考察台灣檳榔的文化符碼及其政治運用
- 連携機関・データベース
-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 : CiNii Research